close

 

 

重返人間,依舊感動。

昨天下午在蓮花與南部擦肩而過之前,我們到高雄文化中心看吳念真的「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真的是好險看的是下午場次,讓我們驚險躲過昨晚那一陣陣的風雨。

 

第一次遇見人間條件是第三集:台北上午零時,時間上是晚了很久,不過劇情上並沒有連貫關係,所以即使在半路才見到這位草根性十足的導演,我還是不得不佩服他在處理小人物情感上的真誠細膩,讓我第一次看他的戲就整個心肝糾結猛流眼淚(記得爆淚的那段還是在中場休息之前,完全無法沉浸其中就馬上得收起情緒XD),我想每個作品都有作者本身對他所身處的社會所觀察與關懷的面向與議題,吳導昨天在謝幕時說,人間的前三集比較像是在追尋緬懷過去的一些美好情感,藉由作戲把它們找回來,我想吳導一定在這不斷前進的歷史洪流中有許多的失落吧。作戲與看戲都是場儀式,在於召喚與被召喚之間等待共鳴的產生,而看戲過程中席間的悉蘇擤鼻、流淚聲,與謝幕時滿場熱烈的掌聲,可知道人間條件已是劇場界一件充滿庶民生命力的好作品!

除此之外,人間條件也讓我認識了林美秀這個常在電視廣告跟偶像劇裡扮演丑角的硬底子劇場演員,看她每場戲的情感收放都必須很直接馬上到位,對她來說一定很累也很傷,畢竟像人間這樣故事性並不是太新穎,都是圍繞在你我身邊不太起眼草根小人物的情節,卻還是能夠在許多點牽動觀眾的情緒,演員們的表演功力都絕對是不在話下。


那昨天的第四集一樣的月光,不知怎麼的看完走出至德堂,我還是沒有太大的感動,應該是第一、三集笑聲跟哭點幾乎都到達滿溢的程度,相較之下,第四集顯得不這麼誇張或煽情,可是也不得不承認,它的確更貼近了屬於我們這個世代(或者再長我們十來歲之間的)這些人的現實處境,吳導說這齣戲他在思考的是關於「知識」這件事-它到底讓我們之間階層更區隔,還是融合?於是我就不斷在想劇中妹妹美珍這個角色到底象徵代表了哪些屬於我們這一輩不管有出國留學或接受西方思想教育的年輕人(青年)的特質或者困境呢?

從結果論來看,她上了他姊姊的男人為了報復姊姊不願意賣掉房子助她去大陸投資事業,絕對在一般人眼裡是那種為了追求個人成功而不顧親情的狠心女人,枉費家裡栽培到國外念碩士,結果念到倫理觀念一併丟進垃圾桶裡,崇洋媚外忘本地嚴重;不過,我覺得在她身上或許是有更多複雜的影子堆疊在一起。美珍從小成績比姊姊美女優秀很多,家人把所有期望都放在她身上(也可以從她長大後不斷提到覺得自己承載家人長輩們過多的期待,而對這些東西很厭惡),就算犯了什麼錯也都是姊姊在扛,相當受到寵愛偏袒,但這些都造就了長大後美珍的隱性壓力,看似擁有相當高的教育,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外商公司上班,看不起自己家樓下的警衛,甚至是作清潔工的姊姊,然而這些行為除了可以被解讀為自視甚高、忘恩忘本之外,我想家人對她傾注的過多期待與她所在的位置都使得她不得不去「完成」這項人生的作業,她其實也在作自己與滿足他人期待之間產生拉扯,只是到了最後她忘記最疼她的姊姊其實根本不是她應該去競爭與比較的對象,忘記親人的愛並不全然只是以期待她能有所成就來表現而已,默默付出的那個人永遠在身邊,卻總是被她視而不見。姊妹倆都有自己的包袱在,姊姊美女雖然一生沒什麼大志向,但謹守爸爸的交代守護著妹妹,而妹妹美珍在西方教育與家人期待下,永遠只看到自己的一切,卻忘記在自己、自己的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取得平衡,找到一個能夠自在處世的位置。我想這也是這個世代所有人一輩子的功課吧

最後附上人間四小短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latiff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